章東磐談「國家記憶」。

(中新社) 2010年,中國民間學者章東磐整理出版了「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一書,書中照片由美國通信兵第164攝影連的攝影兵在1943年至1945年期間拍攝的,內容為當年中緬印戰場上國軍與美軍合力抗戰的情景。

中國人不接受割斷歷史

章東磐從這些照片中挑選出了一批,在世界各地巡迴展覽。下月,這些照片將重回美國,參加在華府舉辦的「國家記憶展—緬懷二戰中緬印戰區盟友情」展覽。談到為何要將這些照片重新帶回華府展覽,章東磐說,把這個展覽帶回美國,是「國家記憶」團隊多年的願望,要把遲到了70年的感謝與致敬送到美國人家裏,讓美國人知道,中國人沒有忘記與他們患難與共,並肩作戰的歲月,沒有忘記他們的父輩為中國所做的貢獻與犧牲,並且用這種行動宣示:忘記與割斷歷史的事情並不被中國人接受。

這批數量巨大的照片回到中國後,通過報紙、期刊、互聯網、出版和幾個城市的大型展覽,幫助千千萬萬中國人重建了偉大抗日戰爭的視覺記憶,也用堅實的史料澄清了許多年來對抗日戰爭的誤讀與不客觀的歷史教育。

抗戰最大遺產在於不屈

章東磐說,美國在中國抗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美國的全面援助,中國很難熬到勝利的那一天。中國的抗日戰爭並不是單獨勝利,甚至除了緬北和滇西戰場,中國完全沒有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了,中國站在同盟國的行列裏。中國抗戰最大的遺產在於不屈,而不在於勝利。

「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已經在戰場上死過一次了,後來的冷戰和政治意識形態阻隔,使他們又死了第二次,現在這些從異國找到的大量照片中,有無數中國抗日軍人的形象,再也不能讓他們死第三次了」。章東磐曾對媒體說,他希望中國向波蘭學習,保存「國家記憶」。

究竟什麼是國家記憶?章東磐說,近幾十年在中國大陸的近代歷史教育提供了一個反證,讓他確信,官方記憶並不是國家記憶。但國家記憶也不應等同於國民記憶,它應當有至高的莊嚴感,和對真相的嚴格追尋,不能有絲毫為統治者或民族主義遮醜的改動。它更應當成為傳諸後世、如國家法典一樣份量的寶貴遺產,成為燭照後代子孫人心的永不熄滅的聖火。

一名標準團旗手站立在一座山頂上,身邊由一隊強壯的衛兵守護。 美軍通信兵(U.S.Army Signal Corps)拍攝 讓子孫汲取勇氣與光榮

章東磐說,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讓後代子孫從抗戰中汲取勇氣與光榮。但是實際上,「可歌可泣」的抗戰史,可歌者少,可泣者多。為子孫計,更應總結那段歷史本可以留給子孫更多光明、榮耀與高貴,卻終於抱撼而未得的教訓。在那段中美合作、並肩戰鬥的時期,本可以同時完成國家治理結構與民主轉型的變革,惜痛失於掌權者的短視與偏狹,使中華民族錯過了在上世紀真正成為現代化強國的歷史機遇。

激勵 聲音訓練

章東磐告誡這一代的年輕人,再也不要抱住歷史偏見的包袱,包括對曾經的敵人的歷史仇視,所有華人應該一起放開胸懷,挽住世界的手臂,永不宣揚種族偏見,使我們中華這個古老的、封閉的名稱,成為一個現代、文明、與世界相容的,令人聽到會想微笑的美麗標誌。

2004年,為拍攝一部關於在雲南陣亡的美軍少校梅姆瑞的紀錄片,自由攝影師牛子發現了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中藏有海量的關於中緬印戰場的影像。他掃描了190張照片,這些照片用在了紀錄片「尋找少校」和章東磐撰寫的中國遠征軍田野調查筆記「父親的戰場」一書裡。章東磐的小組後來運用美國國家檔案館珍貴的照片與影片,在2010年整理出版了「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一書。。

2010年,「國家記憶:美國國家檔案館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一書在大陸和台灣出版後,引發強烈反響。去年,這些照片在台北巡展時,郝柏村、陳履安、吳伯雄等台灣政壇元老都出席參觀。

387E3A0EC4AAE8F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激勵 聲音訓練
    全站熱搜

    tghjog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